-
人工智能進軍天文學界?
科學家運用人工智能的機器學習能力,將現有天文數據輸入“神經網絡”。結果,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發現了兩顆新行星。其中一顆行星編號為“開普勒-90i”,其所在的恒星系有8顆行星,酷似太陽系。人工智能稱霸天文學界的時代將要到來了嗎?
查看更多
-
2017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回顧及2018展望
3年來,在工信部的大力推動下,加上2016年工信部剝離出去的含制造云平臺在內的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數量已經達到并超過2015年工信部懷進鵬所說“到2018年培育100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的目標。
查看更多
-
智慧城市驅動智慧交通整體解決方案完善
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大力推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均被大力關注。城市建設,交通先行,智慧交通已成為重要的經濟發展推動力,更加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智慧城市建設大潮中智慧交通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查看更多
-
新能源車永磁材料合作機制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1月8日,工信部網站最新披露顯示,為強化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和稀土永磁材料等產業鏈間的協同,推動上下游企業聯合攻關,2018年1月5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稀土行業協會在京組織召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用稀土永磁材料上下游合作機制成立大會。北汽新能源、宇通客車、吉利汽車、比亞迪汽車、北方稀土、廈門鎢業、哈工大等20多家單位的代表參...
查看更多
-
2017年智能制造世界巡禮之日本篇
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孕育興起,智能制造正在成為全球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和競相爭奪的制高點。主要制造業國家紛紛出臺推動智能制造的相關戰略及政策,搶占新一輪產業發展的高地。先進制造業全媒體立足制造業的領域,服務產業發展,將推出“2017年智能制造世界巡禮”系列文章,為您梳理、總結主要智能制造國家及地區在2017年的重大事項...
查看更多
-
風口上的智能機器人,彷徨下的晉級之路
回顧2017年,雖然科技領域整體迎來了大爆發,但是毫無疑問最受矚目的仍是高歌猛進的人工智能。在技術突破、市場升溫與政策落地的多重推動下,資本力量紛紛涌入人工智能領域,全球各大科技企業更是持續加大投入,競相加強全面布局,2017年的人工智能在光環之下,無比耀眼。
查看更多
-
史上首次! 中國科學家成功實現反事實量子通信
相比傳統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以超高的安全性成為未來通信發展的一大方向,此前經常被報道的量子通信均是基于糾纏原理,今天要介紹的是一種更古怪的形式——反事實通信:兩個接收者之間沒有任何粒子傳輸的量子通信,這種不發送粒子傳輸量子態的效應也被稱作量子芝諾效應。
查看更多
-
美國計劃建造智能公路 減少交通事故
無人駕駛汽車技術目前越來越成熟了,未來無人駕駛汽車會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為了讓人們更好地使用無人駕駛汽車,美國計劃建造與智能汽車相匹配的智能公路,以節約能源和減少交通事故。
查看更多
-
增強現實技術讓場景更逼真 應用廣泛
AR技術即可被用于工作場合,也可以僅供娛樂。工廠工人可以用一套實踐教程學習操作一種新機器,建筑師可以穿過他們設想的建筑,警官可以就犯罪現場產生不同的視角。同時,游戲玩家可以在直接展現在他們面前的戰場上玩耍,而不是僅盯著屏幕玩。
查看更多
-
科技巨頭競技面部識別 民眾每天掃臉成常態
中國科技巨頭們正爭相研發面部識別技術,并積極推動其投入商業用途。與西方競爭對手對待面部識別技術的謹慎,擔心嚇到有隱私意識的機警消費者相比,這些中國公司顯然更加大膽。
查看更多
-
有觸感又能自愈的機器人正在變成現實
近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石墨烯,開發出了一種觸覺比人手更靈敏的電子機器人皮膚。據悉,新開發的機器人皮膚本質上是一種觸覺傳感器,科學家們將利用它造出更輕巧的義肢,以及表面皮膚摸起來更柔軟、更自然的機器人。
查看更多
-
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必須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規劃綱要提出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體現了對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動力的深刻洞察,是立足國家發展全局和粵港澳發展基礎、現實與未來作出的科學部署。三地科技研發、轉化能力突出,擁有一批在全國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響...
查看更多